LAST
NEXT

繪畫,與無永恆的消費神話-評藝術家張絜廸

轉發自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鄭惠文,收錄於《2015鴻梅新人獎 巡迴展作品集 創作/論述雙重奏》

#1
也許你有這樣的經驗。

鬧區商場走過一個又一個令人垂涎的櫥窗,玻璃內各種商品的影像刺點不斷襲擊你的視線、侵入你的心,企圖引誘你對它產生慾望 — — 佔有我!購買我!帶我回家!我能讓人生更美好。

莫名的心理轉折,發生在看不見的腦海中,街頭那一幕幕櫥窗美景,柔軟地帶給你心靈撫慰,然後你便走入店裡,掏出錢包,買。

「一種舒適、柔滑、合理又民主的不自由,流行在先進的工業文明中,這是技術進步的象徵。」【1】

【1】 Herbert Marcuse, "A comfortable, smooth, reasonable, democratic unfreedom prevails in advance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 token of technical progress." 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Boston:Beacon Press,1991),p.1.

現代文明的霓虹劇場中,消費是人們共享的價值觀,經由消費,人群會形成一個不需要膠台的認同共同體,所購買的商品成為人存在的認同價值,販售的視覺刺點成為該共同體的集體記憶。為了刺激消費,為了製造人類視覺更刺激的享受,消費社會的主使者 — — 資本家們成功地將「審美」與日常生活完美結合,美的文化轉向了社會化、世俗化,是促成物質享受的工具,一種甜美、癮頭式的美。

文化成為商品,審美不再是菁英、貴族階層才能享受的壟斷,有人說這是美的民主化,因為上流社會的正統美學,正在被普羅大眾藉由購買力重新消解與重構。過去所謂的下層社會不入流的審美觀,透過消費體系,逆向地讓各路美學,也在各種形式的複製與模仿中擴張到所有消費者的意識中,成為眾人尋求的慾望對象,感官的對象。

消費時代,資本主義底下的消費帶來物與人互動模式的改變,商品成為主體,牽引著人們的思考。而美,則促使商品的價值增長,文化與藝術輕易地成為資本意義中眾消費者共享的資產,街頭路上俯拾皆是。無關形式,生活即是形式,物化與異化的人成為大眾美學中最普遍的理論。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每個物件都是能被價錢衡量的商品,消費淡化了人的身份,把作為一個人心靈層面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去除,因此,人類的心靈世界開始震盪:所有事物的意義開始崩落,身體、購物、慾望、性、愉悅、享受、墮落的陶醉,人物化了,主體性開始失落。

#2
一片模糊的斑斕。黑暗裡的光,燦爛沈醉在感傷的無力之中,下沉、被控制、放棄掙扎、不願醒來的夢囈。光暈般的線條,透露一個稍縱即逝的燦爛。

高吸引力的色系之間,滿溢著著灰色基調的層底,高密度的色彩訊息如同城市夜海裡那閃耀的霓虹之島,救贖般的給予沈沒在現代性的人們物質性的心靈撫慰。藝術家張絜迪捕捉了幻覺中沈醉的無奈,在畫布上繪出當代人類的共同迷茫。

張絜廸繪畫的第一步驟,便是拿著相機在街上漫遊地閒逛,拍下商店裡販售的過度洋溢的幸福感。她的相機捕捉到購物天堂的百般光點,「那些閃耀的視覺效果對我來說是一種力量,就像是輕盈卻無法觸碰到的幻影」,絜廸輕輕地說道,然後把記憶卡中閃著魔幻光點的影像,儲存在電腦資料夾中。然後,她運用 Photoshop,直覺式地將影像一張一張疊起,產生一個非現實的印象空間:一個由各種物質與影像拼裝出來的新天地。

構圖技法上,絜迪重新編輯透過攝影所產生的影像,把被世人視為真實紀錄的攝影,從外部轉為暗喻內心世界的延伸。被玻璃櫥窗所分割的線條,架構出空間的強烈感受,穿插於其間的透明感,更帶給人穿越與相互滲透之錯覺,線條與色彩肢解著攝影中所存留的永恆時間,運用Photoshop,仿製攝影的多重曝光技法,引領觀者想像各層次間隱含的訊息,觸發跨時空的認知。時空隱喻著城市的墮落,畫面中的象徵物件則暗示著情感的膨脹,絜廸在畫布留下內心企圖訴說的思考與情緒。多重疊合與尷尬融合的錯落影像,則因前後位置而構築出數個平行的時間與空間,每一個獨立的碎塊、每一片局部的影像與象徵物件,都落在一張整體的感官知覺中。二維的畫布空間開始變得抽象、虛幻,觀者開始沈浸在夢幻又危險的世界中。

在繪畫生產的步伐上,2013 年的作品〈遊〉、〈滯留〉、〈潛入〉,絜迪大膽的直接輸出經過精心編排的數位影像,灰階色調、全無色彩的畫布,她再以畫筆手工將底層加上彩料。層層賦上色彩、甚至撒上一些亮粉。這些色度與質感,來自視覺記憶裡那轟炸般的廣告訊息,慾望向閱聽者燦爛地扣下板機,視覺子彈所發射的標的如此明確,企圖除卻人們的思考而只引發直覺式的刺激。

數位輸出的灰階畫布上,印刷廠的墨水成為作品上的第一層基底,藝術家屏除情緒感知之外,面對畫布首先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如果繪畫創作中,有一半是經由能夠無限複製輸出的數位處理,繪畫還能具有之所以身為繪畫的獨特性嗎?」又或者,何不選擇全部輸出,而還是帶有某種象徵性地,在數位輸出的畫布表面上,再度添上作畫行為的筆觸?

首先,張絜廸在處理數位輸出與繪畫的關係上,保持相當開放自在的態度,她反而首先質問的是,繪畫行為在她創作中的關係是什麼?

繪畫的平滑質感與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讓文字與圖像的傳播更為便利,不僅帶動了思想傳播的革命性變化,數位化的印刷術更讓過去傳統工藝難以達成的精細任務被快速的完成。印刷品的特質,所對照的便是工業時代後物件被大量複製的狀態。而如果作為創作手法之一的繪畫,發生在印刷媒介之上,所要質問的便不只是繪畫本身的課題,而是把繪畫的課題擴及到當代社會問題的層次。

在創作程序中,絜廸使用數位編排、數位輸出、再手工上色的手法,其實隱含著對消費景觀的冷靜批判及反諷。絜廸不再拘泥繪畫既有的標準框架與市場公式,大膽省略過去繪畫精細打底的動作,而直接選擇用電腦的影像合成,並毫不扭捏的直接輸出 — — 這項手法隱喻著資本主義與當代消費所催化的效率時代,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商品的生產濃縮了所有一切程序,僅選用最有效果的手段,創造出虛幻的現實。數位輸出將意圖呈現的圖像在極短的時間內被生產出來,而後又相當諷刺的,在最表層之上,用手繪加上色彩及筆觸,讓整幅繪畫符合成為「之所以為繪畫」的條件。

在這個帶有諷刺性的手法中,我們可以察覺到絜迪的後兩幅繪畫,越來越擁有對數位輸出作為繪畫基底的自信。她願意暴露出更多數位輸出質感的表面,而非企圖用顏料掩蓋輸出的痕跡。同時,她的創作也再度提出另一項問題:在普普藝術之後,當代創作中諸多藝術家選擇精細平滑的繪畫質感,但某些特定的繪畫手法卻與數位輸出的表面質感其實相當類似,那麼,如果同樣是視覺生產、被感受到的質感如此相似,繪畫在數位時代中所倚賴的獨特性最後只剩下筆觸嗎?繪畫與數位印刷的差異性是什麼?

所謂的筆觸質感,是材料表面給人視覺上與觸覺上的感覺,一種較小規模的肌理樣貌的固態,藉由視覺,肌理形貌會影響觀者對畫面的思考及認知,顏料的堆疊、顏料的走向,同時所積累的是藝術家身體勞動的痕跡。在藝術市場上,這種筆觸的痕跡象徵一種時間的買賣,筆觸越豐厚,收藏家買下的時間就越多。當代繪畫中,許多藝術家選擇刻意消除筆觸的繪畫技法,企圖呈現普普藝術與消費內涵的特質,讓工業時代後的當代性得以彰顯。但在絜迪繪畫的選擇上,她卻大膽地選擇帶有微略挑釁的手法,讓畫布直接成為複製時代印刷術的產物,最後又刻意符合常規地,讓畫面帶有繪畫的質感。

雖然手法在筆者的描述中看似激進,但絜迪其實並無激進批判的意圖,她僅是提出一種思考方式,選擇一種繪畫實踐的方法,回歸根本自我的感受與存在的狀態,讓自己所有對世界觀看的想法,靜靜地從創作中流露出來。

同系列的第二件作品〈滯留〉,我們看到雜亂紛忙的訊息交雜在相互相映的玻璃折射中,high fashion 的品牌看板被明顯地埋入角落,蕩漾著輕薄的甜蜜、燦爛的閃亮迷茫,絢爛的霓虹燈彩、精巧的櫥窗裝置、美麗的街燈佈置,所有美麗看來如此年輕、青春、充滿魅力,卻也在同時會發現所有甜美都沈入在一片濃密的漆黑中,埋在那深沈如夜色、如死境的黑。那片黑彷彿吞沒了所有精神的意義,只殘留表面豐滿的迷惘之光,人們如那撲火般的蛾,在消費之火中精神性的死亡。

「我要展示的景象就是:人們能夠擁有的各種景象。而那些景象令人羨慕,能確認人是寂寞的,此系列作品是送給世界的一種裝飾、一種面向和無邊際的自由。」絜廸在自述中平靜的說著。

而第三件作品〈潛入 Dive〉,霓虹燈彩則在那深沈的夜色中埋得更深。巨大的訊息、高彩度的刺激如煙火般炸開,城市裡璀璨的資訊煙花朝向觀者襲來,那股在絕望之前的無盡享樂、無盡美麗,美麗之中的蒼茫,如同城市的現實場景。與作品〈滯留〉相同,〈潛入 Dive〉也運用碩大的畫布(100F 與 50F),選擇特大的畫布,給予觀者在觀看的身體感受強烈的視覺空間,大面積的畫布佔據了觀者與作品的距離,正如消費世界用力向人們展現的壓迫力,如被打翻的潘朵拉盒子,迫不及待地朝消費者迎面擊來,如萬花筒的鏡花世界,正用力地全力放送。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自由?
消費體制似乎體現了某部分的民主精神(公平對待每個消費者),人們靠著資本社會與消費力重新被賦予新的身份,金錢成為無差別、無特權的衡量標準,只要擁有鈔票,低賤出身的人與貴族群體沒有差別。這種無邊際的新自由,正是消費社會帶給人類的新解放。但同時,卻也讓人們不再互相依賴,轉而倚靠商場的物質存活。現代文明的霓虹燈劇場,人們沈醉在物件帶來的昂貴安慰,美學隱藏的階級意識寄託著人們需要的安全感,人類一種新的、特殊的物質原鄉 — — 物質即家鄉,消費即我窩身之處。這是多麼寂寞的一件事。

建立在資本主義系統的消費社會,給予新自由的同時又也淺移默化的監禁人們,看似解放的自由,卻隱藏著另一種新的綁架牢籠,它很可能是另一種被自願的大眾所拱出的極權主義,日常消費與資本社會中的自由,反過來對人們形成新的壓迫。並且,它還以消費現實(能賺錢的即為真理)壓制社會的批判性與超越性,即使消費社會解放了每一個階層人的感性需求,但是媚俗與墮落、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人們的思維已經被現實所禁錮,生活如此舒適又方便,一切的慾望及需求都能夠透過消費滿足,大眾思維開始形成共識:只要能順利存活在其中便是正確的,那些不能存活的人都歸屬於個人問題,而非環境。但人們忽略了,這些我們所認為理所當然的標準,其實都來自對金錢的崇拜,對人本質的漠視,人失去了從僵化框架中解放的能力,甚至渾然不覺自己已受到操控,人們逐漸失去了想像力,失去了改變創新的能力,人變成了馬庫色說的單向度的人,價值評斷變得單一化,自我反省、批判、以及重新超越當下的革新都不再發生。

面對那些受到操控的美麗事物,絜迪始終保持著某種程度的距離,即使察覺到自己無可避免地受到誘惑,在微小歌頌之際,她仍堅定的質問魅力商品背後那巨大的空虛。物性神聖化的同時,也帶來蒼茫的迷惑。〈滯留〉畫面中央隱藏著一顆驚悚的骷髏頭骨,似乎就暗示了消費世界帶來近乎死亡性的危險,慾望的追求如同引人上癮般的毒藥,如此吸引著普羅人間,稍不留意就會傾家蕩產至死不渝。

#3
2014 年,絜廸陸續創作了〈浮華 Vanity Fair〉、〈意識之下 Unconscious〉、〈女像〉,則全都回歸繪畫本身,即使她草稿的生產,依然保留用 Photoshop 處理一方被分割的夢幻空間,但不同的是,原本數位輸出的灰階基底,她選擇全部使用手工來部署所有的畫面。

繪畫保持一層無色彩的存在,使用大量的黑色色塊與灰色調和,這是另一個帶有意味的步驟:黑色會將所有的光都吸收,反射著最低限的光線,在繪畫中常常用來渲染死亡與恐怖,色彩賦予場景視覺性的隱含意義,投射出潛意識中的慾望與恐懼。絜廸在影像的創造上把所有的色彩都去除,以寂寞的灰色作為世界建構的基礎思維,只剩下最單薄、最無力的色彩,隱喻著拜物教消費世界的悲哀。

然而,我們注意到,她仍然重複著第一階段印刷術繪畫的相同步驟,原本用數位輸出的影像,變成以油彩鋪陳的灰階繪畫,她精細地描繪了一層黑白色調作為繪畫最底部的基台,放掉了數位輸出的效率性批判,而全部回到技術性勞動的手工程序 — — 古老手工繪製必要的勞動時間。絜迪在近期選擇用全繪畫來表現,隱含著一種對傳統社會手工技藝某種烏托邦式的眷戀,也對當代藝術世界中,繪畫在視覺創作意義削減的批評。這樣的程序把創作者的意念延長了,時間的軌跡把精神與信念更加實體化,細緻地嵌入繪畫中。

作品〈浮華 Vanity Fair〉,一個仿若信義誠品某店家裝潢的寫實描繪,絜迪用渲染把空間加上過度炫目的光暈,整個氛圍變得夢幻而不真實,燦爛依舊,卻是個虛幻的幻境。而〈意識之下 Unconscious〉,則嘗試除卻彩度的表現,黑白灰階的油彩,帶有水墨乾溼濃淡的渲染效果,保留部分照片拼貼的痕跡,讓痕跡自然疊合著櫥窗的玻璃殘像,映照出多重輕巧的空間,以及多重瞬息的時間,時間與視點交叉並峙,所有的空間與時間都凝聚在一片黑暗之中。也許絜廸的畫作容易讓人聯想起連續動態運動的未來派,或者虛幻交錯超現實主義的思考,但這些過往的宣言都不是絜廸之所以繪畫的原因,她忠於自我的活在當下,沈浸在當代社會的消費感知與感性中,用真實疊出來的夢幻,挖掘出物件之外的意義,把情緒全都投射在對物的感知中,用譬喻法將情感轉換成現實經驗,漂淡濃厚墨色的浮出與潛入,意念在虛像中完成自我,都重現在黑白調和之間的夢幻。

絜廸轉譯著城市的櫥窗,那些彷若信義區購物商場的街道景 觀, 消費拜物的圖像、物件,像夢境一般,呈現一個敘事性的畫面張力。切割的空間,折射的透明鏡面,巨大的透明玻璃窗展示著被仔細安排的場景,櫥窗代表的文化意涵,露出、展示、公開窺探,玻璃隔出了觀看與佔有的距離,五彩繽紛的各式商品閃耀著與時俱進的時效性新美學,彷彿一切都能讓生活更加美好。這些美麗是物化的媚俗,甚至美得無法言語,卻藏著無可逆反的時光流逝,帶著一點無奈的批判,絜廸仍然全盤接收,擁抱它的好、它的壞,只是有一點點傷感,傷感倚靠物質生存的人類的寂寞,傷感每個人幾乎都逃不開如此的禁錮。

城市生活者擁抱當代消費的快感,同時也擁抱它帶來的浮泛與空虛,無盡的黑與灰階色調,對比著畫中的燦爛商品,人們必須安撫自己的慾望,必須被物質的表面所迷惑,必須掏出衡量一切價值的金錢交換心中的慾望,但慾望離死亡這麼近,我們卻只能遺忘重要事物的所有本質 — — 物質之外、物質自身、世俗價值、價值之外的人類本體到底是什麼。

無關控訴,絜廸深深的感受物質本位所帶來精神上的無助,沈醉在令人著迷的感性時刻,同時也感受迎面而來的空虛,靜靜地擁抱這滋潤卻也掏空心靈的快感時刻。

另一件新作〈女像〉,回到畫筆打底的程序,最後再逐步地疊上色彩層次,咖啡色層、紅色色層,填上那屬於慾望吸引力的視覺魔法,包容在美麗的外貌中。消費社會中,每件物品都在規格化、標準化的條件下被快速複製,傳播商品世界(戲劇、電影、文化)挾帶的美學侵入每個人的意識中,如何才是美、如何才是崇高的,人們可以輕易順從主流美學觀改變自己的外貌,社會在無聲無息中被特定思維形塑,街頭上每個女孩的品味看似五彩繽紛,但其實已被壟斷,品味、美學都在消費獲利的需求下,不停被重新創造或改造,男孩女孩臉上的妝容幾乎只有幾個模板,身上穿的服裝也在每一季被無限複製 …… 所有的慾望、所有物質的神性,最後賜予的都是那女孩,掏出金錢交換被壟斷的消費美學的美麗女孩。

消費文化影響了每個人的生存狀態,選擇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樣的商品都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涉及認同、階層、對世界的認識。該過怎麼樣的生活,人如何想像自己、如何認同自我身份,經由消費、物質的交換系統,便構成了社會上人的位置與價值。生活中,我們付出了多少時間工作賺取金錢, 然後再付出多少金錢換取商品,文化工業治理著我們的品味、容貌、喜好、符碼,甚至影響了身為人的本質 ….. 在這個系統中,人的本質消失了,作為人類最原始的存在變成必須依附在物質與經濟系統中,人不再因為人自身而存在,而是鑑於 What you buy 的 I buy therefore I am(我買故我在),消費生產者用盡心思創造這樣短暫的幻覺,也許它能餵飽表層的感性,但深層的靈魂,卻仍彷如透底的囊袋一般,瘦瘦小小,空虛感只好趁虛而入,沈重地膨脹著,人們開始茫然。

#4
檢視絜廸這兩年的創作,會發現她所陷落的思考與消費社會的脈絡息息相關,期間的創作發生了幾個的轉折,在繪畫表現上,從一開始最直覺性的嘗試,到經過反覆思量、衡量秤重,納入周圍師長友人的建議之後發生數種改變。現在,她仍走在不斷嘗試、實驗的階段,紮實的繪畫功底讓她在生產技法上不虞匱乏,生活經驗的提煉讓創作更貼近社會脈動,最近期的作品則能看出她對回到根本自我生活的企圖,她依附著繪畫技法的特長,持續進取自己在藝術世界的位置。

作品中凝結的時間、多重的時間、多層的鏡射意涵,平面維度的畫布空間,有著因拼貼不同時空的照片而存留的切面時間,這些共存的燦爛紙醉金迷,華麗閃亮卻又浮泛淺白,具象之間蕩漾著抽象的意念,隨著藝術家的心性疊合重組,組成一個夢幻的美麗消費。絜迪從街頭、網路中撿拾各種符號,重新解構與重構,將物質本身的目的、概念、本質脫卻,消彌價值的標準與意義,留下作者自身處理過後的同一性,描繪戀物慾望的迷幻寫實。

當代人繼續在消費社會中以物質衡量自我,即使慾望與價值的幻覺是被商業目的所建構的,接收者卻往往迷失在看似美好的價值觀中,遺忘這些亮麗的背後,其實是個空洞的虛幻價值建構,很輕、很遙遠、很無力、很安靜,即使慾望與價值的幻覺被商業目的建構,但人們仍然像絜迪作品中隱藏的魚群一般,穿梭在燦爛之中,把臉貼在魚缸玻璃上,告訴自己這就是世界。

https://medium.com/grandviewart/繪畫-與無永恆的消費神話-評藝術家張絜迪-5b13d5f7f4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