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则
下一则

新浪联展—第一季:抢滩|专访杨奕轩:剪辑时光的轨迹,迭为永恒的乡愁

杨奕轩,透过镜头去观察与纪录故乡的风景,作品像是一部影片中暂停撷取的部分,
浓缩着关乎于过去熟悉且陌生的记忆。屏除了声音,世界彷如暂时停止。

Q:对于绘画的启蒙来自于成长的哪个阶段?这个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启蒙起点来自于谁或是哪个瞬间?受到甚么影响而开始喜欢上创作?

「因军中的不自由与思乡之情绘画成为情绪的唯一出口,自此才窥探到创作的内涵」

A:据父母所描述小时候很好动,基于管理所幸送去学画画;没想到去画画班时反而成为最安静的那个。真正脱离涂鸦阶段是小学五年级,当时的启蒙者,是当时还在南艺就读研究所的陈建明老师,除教导我基本素描观念外亦在我青少年时期给予思想、视野上的帮助。高中时因往外地求学于吴东龙老师的画室学习,在哪里我学习到进阶的绘画观念,并从吴东龙老师身上学习到对画面的虔诚谨慎的态度。大学则是谢其昌老师,与其说是师生倒更像朋友从对谈中分享不同的观点。成长过程教导我的三个老师皆是以抽象绘画在当今艺坛蓬勃发展,也因为如此学习的过程中更着重的是思考而不是技巧。真正进入创作是在外岛服役时。当时因军中的不自由与思乡之情绘画成为情绪的唯一出口,藉由一本A4不到的笔记本以绘画书写日记,自此才窥探到创作的内涵。创作与我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存在,即便是今天不以艺术工作者为职业仍然深植于日常生活中或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意旨艺术创作于我来说是一份终生的职业。


Q:在求学时期选择艺术相关科系,而在面对毕业、选择人生发展道路上,甚么样的契机或是决定让你想往一位艺术家的道路上迈进?

「我并未立下坚定的誓言要成为一位艺术家,反倒像命运引导般让我在丰富人生经历后才开始安排一连串的发表」

A:大学毕业我并未直接从事创作,先后任职于教职与前往纽澳打工渡假,回台湾尝试公共艺术与陶瓷原型的制作,然后于壁画公司回到绘画的本质。在壁画公司阶段让我打下了扎实的写实技巧,但因发展有限于是自己自立工作团队。约莫有半年左右没有案子,偶然间看到大学时遗留的绘画用具才开始打发时间画了一些作品。累积的几件作品后恰巧朋友的空间需要装饰,于是开始有了画廊的关注与邀约。2016年参加高雄市文化局样艺术博览会的征选,才逐渐有正式的曝光。我并未立下坚定的誓言要成为一位艺术家,反倒像命运引导般让我在丰富人生经历后再予以技巧上的磨练,两者皆成熟后才开始安排一连串的发表。至于我现在,我只会画画那就只能继续画下去。


Q:在坚持创作的这一段时间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撞墙期?有没有遇过想让你放弃的时刻?

「在每一张画布里,总是经历了冲劲、迷惘、探索、失落、重新建立自信最后登上高峰的过程」

A: 在我的每件作品中皆是痛苦的开始,空白的画布时是浑沌不明最令人迷网的状态。在绘画进行的时候又如同登山时不断攀爬又坠落,在每一张画布里,总是经历了冲劲、迷惘、探索、失落、重新建立自信最后登上高峰的过程。亦如同我运动员时期,训练的过程并非是欢乐愉悦的,相反的是试图从精神与灵魂间榨出点什么东西放置于画面中,也就是说每件作品的里都涵盖着我自身的灵魂能量。

Q:为什么在近期的创作中,会选择这类的媒材作为传递创作的重点?在这个媒材上你发现了甚么有趣的/让人气馁的/惊奇的地方?

油画也是最能展现创作者时间性的媒材,观者能由画面看见创作时积累的状态,这即是油画让人迷恋之处。

A:油画是过去十分憧憬的媒材,易学难精。我在作画之前,会先耗费一周的时间进行基底材的处里。我习惯自己调打底剂并以砂纸磨平。打底的过程我像是个匠人追求平整与完美,同时也在为画面进行沉淀。每件作品我都以不尽相同的方式绘画着,经由不断实验逐渐找到自己的绘画方式,这点也多亏成长过程三位老师未在技巧上过多的授与,造就我独立去实验与尝试的精神。虽然是油画,但我带入了水墨与水彩的部分特质,以稀少的颜料多次的薄涂。加入丹马凡尼斯的油在每层间形成透明的厚度,如同数片玻璃纸迭起来一般产生不同直接技法的空间感。油画也是最能展现创作者时间性的媒材,画面彰显着创作者所耗费的精神,创作者经历时间累积而产生一种温度,这种温度是藉由颜料与色块堆栈而来、藉由笔触诉说着创作者的思绪。创作过程逐渐在画面形成一段故事,观者能由画面看见创作时积累的状态,这即是油画让人迷恋之处。


Q:请为我们简单叙述一下这次的创作系列灵感来源,和藉由这系列想带给自己甚么,带给观者甚么?

「当我们看见这幅风景画时,彷佛有什么东西从遥远的梦中苏醒过来并将我们化为风景的一部分。作品虽是静止,却感受山的脉动进入一种无声的领域。」

我并未去设限绘画的题材,但我一直在回溯于自身的本质。我家旁的风景系列源于长年旅居外地后回到家乡的慢活,离开后再回来成长家乡后的感触。记得中学时期必须骑半小时去隔壁乡镇念美术班,每日的往返形成一种惯性,久之当我没有目的的漫游时总会不自觉的遵循相同的路线。这个路线乘载的是一段回忆,骑车的过程总思考着许多事,就像搭着火车行驶于嘉南平原的景象观看风景的同时一边发呆,映入眼前的风景如同我作品连贯的样态,如同电影里蒙太奇交替的回溯一个恍神就是另一个景象,彼此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能连贯一趟旅程。当我开始画山时,我从探索自己与环境间的关系改变至试图回溯人类起源所见的风景,我在作品中不断的在处理空气还有湿度,当色彩被去除时,观者更能聚焦于这两者间的关系而不受色彩变化的干扰。抽离了色彩似乎也超越了时间的概念,我们无法从色彩中窥见作品里是清晨或者黄昏或者任何季节。与数千万年前人类所见的山相同。在小金门服役时,我居住于碉堡,行走于坑道。当我看见墙上一斧一斧在花岗岩凿出的痕迹与遗留的弹孔,血脉中似乎隐藏着朦胧祖父参与823炮战的混沌记忆,影像亦随之涌入我的脑海。由植披所构成的树海是台湾山的风貌,当我们看见这幅风景画时,彷佛有什么东西从遥远的梦中苏醒过来并将我们化为风景的一部分。作品虽是静止,却感受山的脉动进入一种无声的领域。

Q:一天24小时中,你是怎么分配你的日常生活、资料收集和创作?

A:身为一个写实创作者,纪律远比灵感重要。我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有养一只猫陪伴我每天跟谈话最多的对象就是猫了。我喜欢爬山,我所画的山是我进入山里中引发的记忆影像,这种影像会随着时间的拉长而逐渐模糊,最后只剩下技巧与意志力去完成作品。所以每隔一小段时间我总会去山林里走走,唤醒对山的记忆。台北有很多山是交通运输即能抵达的地方,我喜爱这里。艺术工作者并没有所谓的上班时间,也因如此必须限制自己一天至少花八小时在工作室内,即使画不下去了也要待在工作室中。报名比赛与阅读也是我工作的内容,偶尔阅读一本毫不相关的书籍中或许能对创作有意想不到的帮助(我创作的灵感绝大部分源自于我不经意的阅读)。下午我天气好的时候我总会花一小时的时间运动,适量的运动能在体力的调节上给予极大的帮助。我其实喜欢夜晚工作,夜晚的宁静更能进入画面中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试图调整回来。

Q:请告诉我们你未来6个月的创作以及个人计划。

A:目前我正在画一件100号的作品,不知不觉也进行了两个多月。未来的六个月我将逐步把它完成同时也在等干时同步进行几件小件的作品。目前的我并未积极的去冲出作品的量,而是希望从我手中出去的作品都有稳定的质,耗费数月甚至一年完成一件作品都是我所允许的,偶尔为了经济回归于壁画的老本行也是不错。我曾经在作品的量与质之间去衡量,最后希望我的作品是往后能站上人类历史的殿堂,给予人类艺术发展的一小步。



↓ 更多展览信息 ↓

【新浪培植计划联展-第一季:抢滩】
展览日期|2019/4/20-6/6
展览地点|艺时代画廊
展览艺术家|郭雅倢、杨奕轩、 林采莹、杜信颖、庄道明

【新浪 X 时代培植计划 持续征件中】
“你的存在,将被看见”

艺时代画廊与时代中西画材携手,推出新浪 X 时代培植计划为萌芽种子灌溉。艺术家与商业经营在愈臻成熟的台湾艺术市场,已经是密不可分。暧暧内含光的作品,总得凿对角度,方能透射出万丈光芒。

一千位创作者,就有一千平方种可能,在艺想天开的时代,我们的眼睛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丰富台湾艺术文化是我们的共同出发点,为了让正走在艺术路上的创作者,于无条件负担的环境中,潜心专注,逐浪前行。符合年龄23至40岁,持中华民国国籍身分,具相关科系学士毕业或以上学历,目前无艺廊或个人经纪合约之创作者,皆有机会入选成为新浪 X 时代培植计划的合作创作者;在六个月的合作计划期间,每个月能获得时代中西画材两万元金额商品补助,完美呈现创作质量。计划期间由艺时代画廊辅导作品曝光,亦有与艺时代画廊签约机会,踏上国内外展览舞台。

报名简章及详情请上艺时代画廊网站查询。
www.estyleart.com.tw

http://www.estyleart.com.tw/post/39?c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