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则
下一则

绘画,与无永恒的消费神话-评艺术家张絜廸

转发自鸿梅文化艺术基金会
文/郑惠文,收录於《2015鸿梅新人奖 巡回展作品集 创作/论述双重奏》

#1
也许你有这样的经验。

闹区商场走过一个又一个令人垂涎的橱窗,玻璃内各种商品的影像刺点不断袭击你的视线、侵入你的心,企图引诱你对它产生欲望 — — 占有我!购买我!带我回家!我能让人生更美好。

莫名的心理转折,发生在看不见的脑海中,街头那一幕幕橱窗美景,柔软地带给你心灵抚慰,然后你便走入店里,掏出钱包,买。

「一种舒适、柔滑、合理又民主的不自由,流行在先进的工业文明中,这是技术进步的象征。」【1】

【1】 Herbert Marcuse, "A comfortable, smooth, reasonable, democratic unfreedom prevails in advance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 token of technical progress." 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Boston:Beacon Press,1991),p.1.

现代文明的霓虹剧场中,消费是人们共享的价值观,经由消费,人群会形成一个不需要胶台的认同共同体,所购买的商品成为人存在的认同价值,贩售的视觉刺点成为该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为了刺激消费,为了制造人类视觉更刺激的享受,消费社会的主使者 — — 资本家们成功地将「审美」与日常生活完美结合,美的文化转向了社会化、世俗化,是促成物质享受的工具,一种甜美、瘾头式的美。

文化成为商品,审美不再是菁英、贵族阶层才能享受的垄断,有人说这是美的民主化,因为上流社会的正统美学,正在被普罗大众借由购买力重新消解与重构。过去所谓的下层社会不入流的审美观,透过消费体系,逆向地让各路美学,也在各种形式的复制与模仿中扩张到所有消费者的意识中,成为众人寻求的欲望对象,感官的对象。

消费时代,资本主义底下的消费带来物与人互动模式的改变,商品成为主体,牵引著人们的思考。而美,则促使商品的价值增长,文化与艺术轻易地成为资本意义中众消费者共享的资产,街头路上俯拾皆是。无关形式,生活即是形式,物化与异化的人成为大众美学中最普遍的理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个物件都是能被价钱衡量的商品,消费淡化了人的身份,把作为一个人心灵层面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去除,因此,人类的心灵世界开始震荡:所有事物的意义开始崩落,身体、购物、欲望、性、愉悅、享受、堕落的陶醉,人物化了,主体性开始失落。

#2
一片模糊的斑斓。黑暗里的光,灿烂沈醉在感伤的无力之中,下沉、被控制、放弃挣扎、不愿醒来的梦呓。光晕般的线条,透露一个稍纵即逝的灿烂。

高吸引力的色系之间,满溢著著灰色基调的层底,高密度的色彩讯息如同城市夜海里那闪耀的霓虹之岛,救赎般的给予沈没在现代性的人们物质性的心灵抚慰。艺术家张絜迪捕捉了幻觉中沈醉的无奈,在画布上绘出当代人类的共同迷茫。

张絜廸绘画的第一步骤,便是拿着相机在街上漫游地閒逛,拍下商店里贩售的过度洋溢的幸福感。她的相机捕捉到购物天堂的百般光点,「那些闪耀的视觉效果对我来说是一种力量,就像是轻盈却无法触碰到的幻影」,絜廸轻轻地说道,然后把记忆卡中闪着魔幻光点的影像,储存在电脑资料夹中。然后,她运用 Photoshop,直觉式地将影像一张一张叠起,产生一个非现实的印象空间:一个由各种物质与影像拼装出来的新天地。

构图技法上,絜迪重新编辑透过摄影所产生的影像,把被世人视为真实纪录的摄影,从外部转为暗喻内心世界的延伸。被玻璃橱窗所分割的线条,架构出空间的强烈感受,穿插於其间的透明感,更带给人穿越与相互渗透之错觉,线条与色彩肢解著摄影中所存留的永恒时间,运用Photoshop,仿制摄影的多重曝光技法,引领观者想像各层次间隐含的讯息,触发跨时空的认知。时空隐喻著城市的堕落,画面中的象征物件则暗示著情感的膨胀,絜廸在画布留下内心企图诉说的思考与情绪。多重叠合与尴尬融合的错落影像,则因前后位置而构筑出数个平行的时间与空间,每一个独立的碎块、每一片局部的影像与象征物件,都落在一张整体的感官知觉中。二维的画布空间开始变得抽象、虚幻,观者开始沈浸在梦幻又危险的世界中。

在绘画生产的步伐上,2013 年的作品〈游〉、〈滞留〉、〈潜入〉,絜迪大胆的直接输出经过精心编排的数位影像,灰阶色调、全无色彩的画布,她再以画笔手工将底层加上彩料。层层赋上色彩、甚至撒上一些亮粉。这些色度与质感,来自视觉记忆里那轰炸般的广告讯息,欲望向阅听者灿烂地扣下板机,视觉子弹所发射的标的如此明确,企图除却人们的思考而只引发直觉式的刺激。

数位输出的灰阶画布上,印刷厂的墨水成为作品上的第一层基底,艺术家屏除情绪感知之外,面对画布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果绘画创作中,有一半是经由能够无限复制输出的数位处理,绘画还能具有之所以身为绘画的独特性吗?」又或者,何不选择全部输出,而还是带有某种象征性地,在数位输出的画布表面上,再度添上作画行为的笔触?

首先,张絜廸在处理数位输出与绘画的关系上,保持相当开放自在的态度,她反而首先质问的是,绘画行为在她创作中的关系是什么?

绘画的平滑质感与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让文字与图像的传播更为便利,不仅带动了思想传播的革命性变化,数位化的印刷术更让过去传统工艺难以达成的精细任务被快速的完成。印刷品的特质,所对照的便是工业时代后物件被大量复制的状态。而如果作为创作手法之一的绘画,发生在印刷媒介之上,所要质问的便不只是绘画本身的课题,而是把绘画的课题扩及到当代社会问题的层次。

在创作程序中,絜廸使用数位编排、数位输出、再手工上色的手法,其实隐含着对消费景观的冷静批判及反讽。絜廸不再拘泥绘画既有的标準框架与市场公式,大胆省略过去绘画精细打底的动作,而直接选择用电脑的影像合成,并毫不扭捏的直接输出 — — 这项手法隐喻著资本主义与当代消费所催化的效率时代,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商品的生产浓缩了所有一切程序,仅选用最有效果的手段,创造出虚幻的现实。数位输出将意图呈现的图像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生产出来,而后又相当讽刺的,在最表层之上,用手绘加上色彩及笔触,让整幅绘画符合成为「之所以为绘画」的条件。

在这个带有讽刺性的手法中,我们可以察觉到絜迪的后两幅绘画,越来越拥有对数位输出作为绘画基底的自信。她愿意暴露出更多数位输出质感的表面,而非企图用颜料掩盖输出的痕迹。同时,她的创作也再度提出另一项问题:在普普艺术之后,当代创作中诸多艺术家选择精细平滑的绘画质感,但某些特定的绘画手法却与数位输出的表面质感其实相当类似,那么,如果同样是视觉生产、被感受到的质感如此相似,绘画在数位时代中所倚赖的独特性最后只剩下笔触吗?绘画与数位印刷的差异性是什么?

所谓的笔触质感,是材料表面给人视觉上与触觉上的感觉,一种较小规模的肌理样貌的固态,借由视觉,肌理形貌会影响观者对画面的思考及认知,颜料的堆叠、颜料的走向,同时所积累的是艺术家身体劳动的痕迹。在艺术市场上,这种笔触的痕迹象征一种时间的买卖,笔触越丰厚,收藏家买下的时间就越多。当代绘画中,许多艺术家选择刻意消除笔触的绘画技法,企图呈现普普艺术与消费内涵的特质,让工业时代后的当代性得以彰显。但在絜迪绘画的选择上,她却大胆地选择带有微略挑衅的手法,让画布直接成为复制时代印刷术的产物,最后又刻意符合常规地,让画面带有绘画的质感。

虽然手法在笔者的描述中看似激进,但絜迪其实并无激进批判的意图,她仅是提出一种思考方式,选择一种绘画实践的方法,回归根本自我的感受与存在的状态,让自己所有对世界观看的想法,静静地从创作中流露出来。

同系列的第二件作品〈滞留〉,我们看到杂乱纷忙的讯息交杂在相互相映的玻璃折射中,high fashion 的品牌看板被明显地埋入角落,荡漾著轻薄的甜蜜、灿烂的闪亮迷茫,绚烂的霓虹灯彩、精巧的橱窗装置、美丽的街灯布置,所有美丽看来如此年轻、青春、充满魅力,却也在同时会发现所有甜美都沈入在一片浓密的漆黑中,埋在那深沈如夜色、如死境的黑。那片黑仿佛吞没了所有精神的意义,只残留表面丰满的迷惘之光,人们如那扑火般的蛾,在消费之火中精神性的死亡。

「我要展示的景象就是:人们能够拥有的各种景象。而那些景象令人羨慕,能确认人是寂寞的,此系列作品是送给世界的一种装饰、一种面向和无边际的自由。」絜廸在自述中平静的说着。

而第三件作品〈潜入 Dive〉,霓虹灯彩则在那深沈的夜色中埋得更深。巨大的讯息、高彩度的刺激如烟火般炸开,城市里璀璨的资讯烟花朝向观者袭来,那股在绝望之前的无尽享乐、无尽美丽,美丽之中的苍茫,如同城市的现实场景。与作品〈滞留〉相同,〈潜入 Dive〉也运用硕大的画布(100F 与 50F),选择特大的画布,给予观者在观看的身体感受强烈的视觉空间,大面积的画布占据了观者与作品的距离,正如消费世界用力向人们展现的压迫力,如被打翻的潘朵拉盒子,迫不及待地朝消费者迎面击来,如万花筒的镜花世界,正用力地全力放送。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
消费体制似乎体现了某部分的民主精神(公平对待每个消费者),人们靠著资本社会与消费力重新被赋予新的身份,金钱成为无差別、无特权的衡量标準,只要拥有钞票,低贱出身的人与贵族群体没有差別。这种无边际的新自由,正是消费社会带给人类的新解放。但同时,却也让人们不再互相依赖,转而倚靠商场的物质存活。现代文明的霓虹灯剧场,人们沈醉在物件带来的昂贵安慰,美学隐藏的阶级意识寄讬著人们需要的安全感,人类一种新的、特殊的物质原乡 — — 物质即家乡,消费即我窝身之处。这是多么寂寞的一件事。

建立在资本主义系统的消费社会,给予新自由的同时又也浅移默化的监禁人们,看似解放的自由,却隐藏着另一种新的绑架牢笼,它很可能是另一种被自愿的大众所拱出的极权主义,日常消费与资本社会中的自由,反过来对人们形成新的压迫。并且,它还以消费现实(能赚钱的即为真理)压制社会的批判性与超越性,即使消费社会解放了每一个阶层人的感性需求,但是媚俗与堕落、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人们的思维已经被现实所禁锢,生活如此舒适又方便,一切的欲望及需求都能够透过消费满足,大众思维开始形成共识:只要能顺利存活在其中便是正确的,那些不能存活的人都归属于个人问题,而非环境。但人们忽略了,这些我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标準,其实都来自对金钱的崇拜,对人本质的漠视,人失去了从僵化框架中解放的能力,甚至浑然不觉自己已受到操控,人们逐渐失去了想像力,失去了改变创新的能力,人变成了马库色说的单向度的人,价值评断变得单一化,自我反省、批判、以及重新超越当下的革新都不再发生。

面对那些受到操控的美丽事物,絜迪始终保持著某种程度的距离,即使察觉到自己无可避免地受到诱惑,在微小歌颂之际,她仍坚定的质问魅力商品背后那巨大的空虚。物性神圣化的同时,也带来苍茫的迷惑。〈滞留〉画面中央隐藏着一颗惊悚的骷髅头骨,似乎就暗示了消费世界带来近乎死亡性的危险,欲望的追求如同引人上瘾般的毒药,如此吸引著普罗人间,稍不留意就会倾家荡产至死不渝。

#3
2014 年,絜廸陆续创作了〈浮华 Vanity Fair〉、〈意识之下 Unconscious〉、〈女像〉,则全都回归绘画本身,即使她草稿的生产,依然保留用 Photoshop 处理一方被分割的梦幻空间,但不同的是,原本数位输出的灰阶基底,她选择全部使用手工来部署所有的画面。

绘画保持一层无色彩的存在,使用大量的黑色色块与灰色调和,这是另一个带有意味的步骤:黑色会将所有的光都吸收,反射著最低限的光线,在绘画中常常用来渲染死亡与恐怖,色彩赋予场景视觉性的隐含意义,投射出潜意识中的欲望与恐惧。絜廸在影像的创造上把所有的色彩都去除,以寂寞的灰色作为世界建构的基础思维,只剩下最单薄、最无力的色彩,隐喻著拜物教消费世界的悲哀。

然而,我们注意到,她仍然重复著第一阶段印刷术绘画的相同步骤,原本用数位输出的影像,变成以油彩铺陈的灰阶绘画,她精细地描绘了一层黑白色调作为绘画最底部的基台,放掉了数位输出的效率性批判,而全部回到技术性劳动的手工程序 — — 古老手工绘制必要的劳动时间。絜迪在近期选择用全绘画来表现,隐含着一种对传统社会手工技艺某种乌托邦式的眷恋,也对当代艺术世界中,绘画在视觉创作意义削减的批评。这样的程序把创作者的意念延长了,时间的轨迹把精神与信念更加实体化,细致地嵌入绘画中。

作品〈浮华 Vanity Fair〉,一个仿若信义诚品某店家装潢的写实描绘,絜迪用渲染把空间加上过度炫目的光晕,整个氛围变得梦幻而不真实,灿烂依旧,却是个虚幻的幻境。而〈意识之下 Unconscious〉,则尝试除却彩度的表现,黑白灰阶的油彩,带有水墨干溼浓淡的渲染效果,保留部分照片拼贴的痕迹,让痕迹自然叠合着橱窗的玻璃残像,映照出多重轻巧的空间,以及多重瞬息的时间,时间与视点交叉并峙,所有的空间与时间都凝聚在一片黑暗之中。也许絜廸的画作容易让人联想起连续动态运动的未来派,或者虚幻交错超现实主义的思考,但这些过往的宣言都不是絜廸之所以绘画的原因,她忠于自我的活在当下,沈浸在当代社会的消费感知与感性中,用真实叠出来的梦幻,挖掘出物件之外的意义,把情绪全都投射在对物的感知中,用譬喻法将情感转换成现实经验,漂淡浓厚墨色的浮出与潜入,意念在虚像中完成自我,都重现在黑白调和之间的梦幻。

絜廸转译著城市的橱窗,那些彷若信义区购物商场的街道景 观, 消费拜物的图像、物件,像梦境一般,呈现一个叙事性的画面张力。切割的空间,折射的透明镜面,巨大的透明玻璃窗展示著被仔细安排的场景,橱窗代表的文化意涵,露出、展示、公开窥探,玻璃隔出了观看与占有的距离,五彩缤纷的各式商品闪耀著与时俱进的时效性新美学,仿佛一切都能让生活更加美好。这些美丽是物化的媚俗,甚至美得无法言语,却藏着无可逆反的时光流逝,带着一点无奈的批判,絜廸仍然全盘接收,拥抱它的好、它的坏,只是有一点点伤感,伤感倚靠物质生存的人类的寂寞,伤感每个人几乎都逃不开如此的禁锢。

城市生活者拥抱当代消费的快感,同时也拥抱它带来的浮泛与空虚,无尽的黑与灰阶色调,对比著画中的灿烂商品,人们必须安抚自己的欲望,必须被物质的表面所迷惑,必须掏出衡量一切价值的金钱交换心中的欲望,但欲望离死亡这么近,我们却只能遗忘重要事物的所有本质 — — 物质之外、物质自身、世俗价值、价值之外的人类本体到底是什么。

无关控诉,絜廸深深的感受物质本位所带来精神上的无助,沈醉在令人著迷的感性时刻,同时也感受迎面而来的空虚,静静地拥抱这滋润却也掏空心灵的快感时刻。

另一件新作〈女像〉,回到画笔打底的程序,最后再逐步地叠上色彩层次,咖啡色层、红色色层,填上那属于欲望吸引力的视觉魔法,包容在美丽的外貌中。消费社会中,每件物品都在规格化、标準化的条件下被快速复制,传播商品世界(戏剧、电影、文化)挟带的美学侵入每个人的意识中,如何才是美、如何才是崇高的,人们可以轻易顺从主流美学观改变自己的外貌,社会在无声无息中被特定思维形塑,街头上每个女孩的品味看似五彩缤纷,但其实已被垄断,品味、美学都在消费获利的需求下,不停被重新创造或改造,男孩女孩脸上的妆容几乎只有几个模板,身上穿的服装也在每一季被无限复制 …… 所有的欲望、所有物质的神性,最后赐予的都是那女孩,掏出金钱交换被垄断的消费美学的美丽女孩。

消费文化影响了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选择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样的商品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涉及认同、阶层、对世界的认识。该过怎么样的生活,人如何想像自己、如何认同自我身份,经由消费、物质的交换系统,便构成了社会上人的位置与价值。生活中,我们付出了多少时间工作赚取金钱, 然后再付出多少金钱换取商品,文化工业治理著我们的品味、容貌、喜好、符码,甚至影响了身为人的本质 ….. 在这个系统中,人的本质消失了,作为人类最原始的存在变成必须依附在物质与经济系统中,人不再因为人自身而存在,而是鉴於 What you buy 的 I buy therefore I am(我买故我在),消费生产者用尽心思创造这样短暂的幻觉,也许它能餵饱表层的感性,但深层的灵魂,却仍彷如透底的囊袋一般,瘦瘦小小,空虚感只好趁虚而入,沈重地膨胀著,人们开始茫然。

#4
检视絜廸这两年的创作,会发现她所陷落的思考与消费社会的脉络息息相关,期间的创作发生了几个的转折,在绘画表现上,从一开始最直觉性的尝试,到经过反覆思量、衡量秤重,纳入周围师长友人的建议之后发生数种改变。现在,她仍走在不断尝试、实验的阶段,扎实的绘画功底让她在生产技法上不虞匮乏,生活经验的提炼让创作更贴近社会脉动,最近期的作品则能看出她对回到根本自我生活的企图,她依附著绘画技法的特长,持续进取自己在艺术世界的位置。

作品中凝结的时间、多重的时间、多层的镜射意涵,平面维度的画布空间,有著因拼贴不同时空的照片而存留的切面时间,这些共存的灿烂纸醉金迷,华丽闪亮却又浮泛浅白,具象之间荡漾著抽象的意念,随着艺术家的心性叠合重组,组成一个梦幻的美丽消费。絜迪从街头、网路中捡拾各种符号,重新解构与重构,将物质本身的目的、概念、本质脱却,消弥价值的标準与意义,留下作者自身处理过后的同一性,描绘恋物欲望的迷幻写实。

当代人继续在消费社会中以物质衡量自我,即使欲望与价值的幻觉是被商业目的所建构的,接收者却往往迷失在看似美好的价值观中,遗忘这些亮丽的背后,其实是个空洞的虚幻价值建构,很轻、很遥远、很无力、很安静,即使欲望与价值的幻觉被商业目的建构,但人们仍然像絜迪作品中隐藏的鱼群一般,穿梭在灿烂之中,把脸贴在鱼缸玻璃上,告诉自己这就是世界。

https://medium.com/grandviewart/繪畫-與無永恆的消費神話-評藝術家張絜迪-5b13d5f7f4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