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陈正隆个展
黑白竹影系列是艺术家陈正隆知名大作,近年多彩的花园系列幻化为观众对他作品的新印象。这两系列作品看似由静至动、由简至繁、由自观而外望,但细品之下仍有脉络可循—其创作之道不外“心”与“光”的追寻。
墨竹、残荷与花海在他的笔下被“再形象化”,对植物的外在特征早已了然于心,以自然为师但不囿于形,各种形象经内化后被笔尖成像,“形”在此被不断地删减与转化,将可辨形象减至最低,去除多余的思虑因子与杂讯,借助影子来描绘禅味、寄情于绚丽来获取心悟,观赏此系列作品仿若感受艺术家的“养心”过程,那般至诚。
此外,从简朴、低限的视觉呈现与似春日微风拂过的静谧画面,可看到艺术家绘画技巧的熟练与构思之缜密,以静喻动、以动喻静的交错应用下,使他的作品呈现一股细微的颤动,无论是画面物件的微晃动感或观者脑海即视感的悸动,都成为陈正隆创作里与众不同的“动”—此动有时来自于构图上的不平衡、来自物件的柔焦、来自多种璀璨色彩强烈撞击下的直观感受,甚或来自于画面中经常出现的那晕圣光。陈正隆墨竹作品以“空”展示“存在”,主角的抽离反倒使竹置身于摇曳之中,如太极哲学里动、静之转换运用,恰到好处;而花园系列则以“润”贯穿作品,数抹暖阳辉映于晨露时分,大地万物逐渐复甦蠢动,生机盎然,成功以“灿”示现“生”。
综观陈正隆的作品,经常于极简的构图中安排一种到多种茂盛植物,使观者能轻易联想起美国抽象艺术大师罗斯科的色域绘画,那种深邃的、净化过后的美,温婉却又强烈的冲击着每位观者,如他自述:“⋯⋯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类的基本情绪,如狂喜、悲剧、毁灭等等。如果你只是被画面色彩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的艺术核心。”该名句很适合用于向观者引介陈正隆的创作,那些吸睛的色彩美只是观赏他作品的入门,其深藏的哲思与沈韵才是深度品鉴他作品的最终获得;抑或是如《入竹林,观墨禅系列》可直接地与元代大家倪瓒的寒林山水相比,皆呈现空灵、渺无人烟的幽静之美,蕴含高层次的形而上境界,文人逸气油然而生,然,更有甚者,陈正隆的画面中有着更多巧思,在看似抽象、印象的画面里,仍能在明暗对比中辨认出由灰黑模糊色块所构成石块、远山等背景象征,而非单纯的色彩对比置放,让他的作品百观而不倦,值得细细品味。
老子认为道以“自然无为”为特性,要知晓“道”,只能透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或实践去领悟,无法仅凭感官取得完整认识。艺术家镇日沉浸于竹影与花踪之间,遂行传承千年的君子之“道”与“孤”,在有为与无为之间细究,追求超脱尘世之精神气度,创作成为探索生命价值的积极意义,而造影与溢彩则是成为完人的修行实践,如陆九渊所言:“宇宙便是吾心,我心即是宇宙”,悟于心而后投于外,其心之宇宙已外显于画面之中,邀您徜徉于当代隐士的喜色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