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2020.02.01
獨具匠心|藝時代畫廊「光之介面-余昇叡個展」
轉發自 藝術家雜誌#537期 藝術線上
撰文/吳佩珊
「介面」可能提供某種實體之間在意義傳遞上的翻譯,也能成為一種間接的溝通方式。2020年余昇叡在藝時代畫廊的第一檔個展,不安於慣有的視覺框架,除了呈現平面的油畫作品,還有做為繪畫載體的動力磁浮球體與手機行動裝置的動態作品。
〈光之介面In Light We See〉是余昇叡第一件在2019年突破傳統油畫材料限制的作品,顏料利用科學的屬性,讓鎢絲光如現實綻放,當駐足凝視作品產生聲響,打字機中的紙張會透出科技光的字跡,經幾秒鐘便消失,這是材料上的創新;〈發光研究(十一)童年〉在這次展出時加入QR Code的描繪,若使用行動裝置掃描,會出現一段小兒望著水晶球的畫面。藝術家再一次地讓觀眾貼近他的生活,呈現俊庫外表下親和的一面;〈無限鬥爭∞〉散落的黑白棋因懷錶裡的時間不斷循環,宛若一場沒有終點的對弈… … 。不要誤會了,那隻蚊子是藝術家刻意讓觀眾陷入緊張情緒而使用的「欺眼術」。
余昇叡對光的研究來自生命經歷的共鳴,他提及得獎作品〈發光研究(七)驚嘆號〉中漁船的集魚燈,對人類來說是帶來財富的象徵,卻是魚群邁向死亡的召喚。
光或許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溫暖的,但對於余昇叡來說,時間與光產生的作用如生命的線性紀錄,裡面充滿了豐富的情緒,而此更是藝術家在創作中所要傳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