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NEXT

Roam In The Wetland- ZENG MING XIAN Solo Exhibition in Estyle Art Gallery

談起藝術家曾銘祥,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起他年紀輕輕就成為美展獲獎常勝軍的往日歷史,特別當年正值台灣股市上萬點的時期,曾銘祥當時所創作的芭雷舞者、音樂家等人物畫相當熱銷,據他回想,有時畫作上的顏料還沒乾,但一幅動輒數十萬的畫作就已經賣出,可見搶手的程度。但人物畫的成就並沒有讓他停滯追求的腳步,幾年後曾銘祥就揚棄人像的創作主題,轉而挑戰抽象畫,但過程曾經遭遇挫折、沈潛了好一段時間。經過光陰的沈澱醞釀,終在知天命的年歲,心境與技法臻至成熟,在最新的「濕.楽園」個展中,曾銘祥以自動技法展現流動概念,成功呈現出濕地水氣感與生命感,同時也透過畫作,顯示出忠於自我、不媚俗的強烈主張。

「不斷前進」、「自我挑戰」是55歲曾銘祥創作歷程的最佳詮釋。曾銘祥出身在富有人文歷史底蘊的台南,從小就在赤崁樓、武廟間穿梭玩樂,因為家庭環境並不富裕,這個早早立志當畫家的南部囡仔,必須比別人更努力去贏得比賽獎金做為習畫資源,憑著渾然天成的美學素養,讓他多次包辦了南部七縣市共同美展的前三名、勇奪三屆省展油畫與粉彩獎項,更在三十歲之前,難能可貴地拿到兩屆奇美藝術人才獎,在藝壇頭角崢嶸,備受矚目。

但是在廿年前身為熱門人像畫家的他,就決定跳脫人像畫的舒適圈,為追求更加自由的創作空間,他離開喧囂的台北,定居台中,期間做著美術設計、出版業工作,因而接觸到「濕地」專題,驚覺在台南童年的回憶、關渡當兵的日子,都不離這片濕潤的水域,但市面上只看到影像與文學的相關創作,故以濕地為題作畫,因而開展了長達18年、6次個展的濕地系列,而從中細窺,也可發現其繪畫風格的改變。

2013年開始,曾銘祥捨去最初的魚蝦貝類、魚塭、廟宇等濕地具象符號,開始轉向形而上的抽象形式。他說,進入五十歲後心境截然不同,展望未來繪畫生涯,面對蓋棺論定的藝術家生涯,常思索著如何極大化自己的生命價值,他發覺即使印象技法練到爐火純青,都還是形而下的描繪,藝術家必須走在鑑賞者與大眾的之前,因此在生命歷練足夠的情況下,決然地踏上了抽象畫的不歸路。

這次在台中藝時代畫廊所展出的「濕.楽園」當中,更能看出曾銘祥創作型態的改變,他淡化濕地的主題,反藉著油畫乾濕厚薄的手法,在每幅作品展現出濃濃濕氣。像〈濕地54號〉,厚重深沉的棕色中心燃起明亮的三角形,暗部富次序感的排排肌理象徵人工欄杆,而亮部則代表被開挖的人工濕地,畫布紋理間,玫瑰金的噴漆穿透其中,隱隱現出節奏感;〈濕地18號〉則藉著自然油料的流動,暖寒色系不斷交錯堆疊,產生出自然的深沉,曾銘祥形容整個創作過程「宛如神臨」,就像王羲之在〈蘭亭序〉全文中,所寫的十九個「之」字、七個「不」字,變化多姿,無一雷同,是最典型的「自動式藝術」創作,「再也做不出一模一樣的了。」

曾銘祥所說的「自動式藝術」,意味著創作結果須要透過油料的自行漫佈,有時藝術家必須坐著等待變化完成,才能在最終階段決定作品孰優孰劣。曾銘祥表示自己的創作過程十分感性,只在最初稍微在畫布上設計基本型態,藉著就透過畫布直立、平躺、甩晃等多元實驗手法,讓油彩自行流動;有時他甚至會將作品拿出去噴漆,跟太太借鬃刷來刷,以致於作品上充滿著很多憤怒跟宣洩的肌理,增添了作品的層次感。

曾經有同樣做抽象的畫家問他,這畫怎麼做出來的?曾銘祥回「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但是那「一點訣」,其實蘊藏了半生畫魂的厚實累積,與藝術理想的堅持。曾銘祥幽默的話語引起笑聲,但很少人知道,在台灣的抽象畫家相當孤獨寂寞,也不如印象畫家一般受到市場歡迎,但曾銘祥笑稱自己是個無欲而剛的畫家,生活每天就是彈吉他、聽爵士和古典音樂、創作,以教畫維生,體驗生命與時光的流動,不需要討好市場,「我常跟自己說,是畫家就要堅持做法,不然去做生意就好。」藝術家創作歷程永無止境,對於用半生歲月釀熟抽象創作的曾銘祥而言尤是,「濕.楽園」個展才剛開始,他已思考下次創作的方向,邁開追求藝術的腳步,積極且無所畏懼。

曾銘祥「濕.楽園」創作個展
藝時代畫廊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101號
展期:2019.1.12 ~ 2019.2.17

http://market.ltn.com.tw/article/5500